
一岁孩子:培养安全感不可错过的一年
不少爸爸妈妈在孩子一岁时就抱着非常高的期望,甚至开始对他进行各种技能和思维的练习,其实,科学实验证明,孩子在一岁半前行为和智商水平基本上和猩猩一样,太早练习并没益处。
而爸爸妈妈该做的,其实是多陪孩子玩就好。这胜过任何生硬的常识,由于他在这里已经学到了更宝贵的东西,他了解自己有人疼爱,了解自己是爸爸妈妈最珍贵的宝贝,了解有人会帮助他,还了解这个世界的所有都那样美好。
幼儿时期的孩子,天天都历程着挫折和困难,小小年龄,要想方设法的做自己力量所不可以达到的事情。他们特别喜欢有人在他们身边,注意他们的举动,逗他们高兴,和他们说话,与用所有最自然的方法跟他玩闹,才会有安全感和亲熟感,成长起来也才会更顺利。大家最应该做的,是耐心的包容孩子,培养起他一生的信任感和幸福感。
两岁孩子:培养幽默感不可错失的一年
“幽默感”是彰显人格魔力的要紧组成部分。然而人的幽默感起步是比较晚的。到了两岁时,孩子的幽默能力有了初步的表现,但看上去非常稚嫩。譬如说当他看到不同、不协调的事物时,会感觉非常不错笑,还会故意把夹克反过来穿,以探寻乐趣。
两岁半,则到了培养孩子幽默感的最好时期。他离开自我的圈子,融入了人群中。其他人笑的时候,他也会跟着笑。当他和成人及小朋友们在一块时,他仍会主动向成人微笑,以此作为和成人交流的方法。对另外的小伙伴,他的交流方法多半还是肢体语言,极少去讲话。孩子主动和大人说话的时候,通常情况下是期望引起别人的注意,让其他人注意一下他的行为、他拿的物品、他做的趣事或他完成的作品。
爸爸妈妈应该注意拓展孩子的兴趣,增添幽默的情境,较强的幽默能力,可以为他们排除很多紧张和困扰,可以使孩子受用一生。
三岁孩子:培养创造力不可错过的一年
孩子的创造力萌芽发生在他三岁时,他们的创造力就源自好奇心和活泼好动的特质,只须有适合的环境和机会启发他,潜能自然会得到最大的发挥。
让孩子去编故事、画彩笔图、揉泥巴,并给予他鼓励,是培养他创造力的好办法。可以给他讲故事时故意不讲结尾,让他一个人来编;把杂志上好玩的图片剪下来,让他依据图画自己自己编故事等。这类做法都能够帮助孩子积极考虑,进而开发他的想象力,特别是增强他的逻辑观念。
还可以假设情形让他一个人想象,譬如在他身上又多了两只手会如何。把几件物品摆在他面前,先让他看一会儿,再蒙上他的双眼,让他讲刚刚看到的东西。让他动动手、动动脚,譬如表演骑自行车、烤面包等也是很好的法子。
除去让他用双眼来察看世界外,还让他用嗅觉、味觉或触觉来感知,你可以做“触觉袋”,让他伸手去摸袋子里的东西,再对你说他摸到了什么。种种花草、养养小动物,常常带他去郊游,同样也都能非常不错地启发孩子的创造力。
四岁孩子:语言表达力快速成长的一年
语言,是四岁孩子的最爱之一。他爱说话、爱韵文、喜欢说悄悄话,喜欢唱歌,甚至喜欢吼叫。喜欢把词绕来绕去,甚至还喜欢跟他的玩具说话。在遣词造句上,他们喜欢夸大,有时候遭到爸爸妈妈谴责的“说谎”,其实只是他想要添油加醋地夸大一下而已。
当然,有的孩子,特别是男生,开窍的时间要慢一些。不过,这种从谬误到开窍的过程是孩子的成长阶段之一,大家仅需好好珍惜,不必为此担忧。三岁之前,请勿去纠正孩子在语言用上的错误,不然孩子会由于害怕说错而感到焦虑,甚至会出现结巴或者干脆不愿说话的问题。你可以用正确的说法重述一遍他的话,但,你不要特意强调孩子的错处。
四岁也是一个爱问问题的年龄。他们有着无穷无尽的“为何”,一部分是为了渴望了解新的东西;一部分是为了好玩,瞎聊下去;还有一部分则是表达抗拒不从的意思。当然最主要还是用来求知的,所以请尽可能满足他们。
四岁的孩子不只喜欢问你问题,也非常喜欢把他了解的消息告诉给你。他的语言已经颇为前凸后翘,和其他人的对话,不但实实在在丰富了他的生活,而且更增进了他和其他人之间的交情。
五岁孩子:亲子关系最亲昵融合的一年
五岁孩子能控制我们的行为,而且量力而行,与人相处和谐亲密。这个阶段格外爱恋母亲,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让母亲高兴,母亲的话对他来讲就是金科玉律,来自母亲的赞扬和一定,对他来讲尤为重要。
尽管时时看上去相当有自信,可是他仍然十分需要母亲的一定,非常想母亲时常在他的耳边说她有多爱他。他一方面心里笃信“我喜欢你,你也喜欢我”,其次却又常常去问他母亲:“你喜不喜欢我?”
正由于五岁孩子觉得母亲一定和自己心连心,所以,有时他会误以为母亲应该了解他的所思所想。当他跟母亲说话的时候,常常没足够的耐心把该说的话全都讲出,然后又倒过来生母亲的气,由于母亲居然没一下子听了解他想要怎么说。做母亲的脑筋要转得足够快才行。
虽然偏爱母亲,但这并不意味着父亲就该遭到冷遇。孩子总是也很喜欢我们的父亲,以父亲为荣,喜欢有父亲伴随在身边。
欢迎关注瑞敏儿童教育资源,微信号:amttcc
六岁孩子:内心矛盾最为突出的一年
可能是母子之间纠葛最多的年龄,五岁的时候,母亲是他整个世界的中心;到了六岁时,他世界的中心则变成了他一个人。孩子在探寻他的中心点,伴随他愈加成熟和独立,他就越发想打破旧的平衡,打造是他一个人的独立王国。
一方面喜欢母亲、需要母亲,不能离开母亲的挚爱与接纳;其次,他又渴望自己可以独立起来,因此常常又会推开母亲,搞得无论是自己还是母亲的日子都十分挣扎。
父亲也非常受六岁孩子的热爱,孩子不但热切地期望得到父亲的伴随和关注,而且一旦得到就会如获至宝。很多孩子更害怕父亲的不认同,而不是母亲的不认同;他更敬佩的人是父亲,相信父亲什么都了解。
与六岁孩子相处,父亲需要更多的耐心,譬如他们半点都输不起的“球风”或者“棋风”,常常到爸爸妈妈的抽屉里“偷”些小玩意的“不够诚实”。由于他们跟父亲之间的纠葛一般都没和母亲那样深,总是对父亲怀有一份敬畏之心,因此当孩子大发脾气或者母子间将要出现大麻烦的时候,父亲亮相亮相,总是能拯救全家于水火。
七岁孩子:抽象思维开始进步的一年
这是一个以考虑为特点的年龄段,在这个内向的、审慎的阶段,大家所看得见的孩子心智的运作,或许比他一生之中的任何其他阶段都要多。
开始显露抽象思维的痕迹,七岁的小学生对一个词的写法和意义开始有兴趣,而且开始喜欢用带图像的字典,他可以指出两个不一样的物体有什么相同点。他开始把考虑和我们的头脑联系起来:“你需要用你的脑袋好好想想”,“我的脑子里跑出这么个想法来”。
很多七岁孩子的思维已经处于“试运行”阶段的尾声了。在“试运行”阶段,孩子觉得自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,而且觉得任何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东西。他也会把有的事情的发生理解成跟他的意愿有关:“我想要下雨,就下雨了。”他甚至还相信物体和自然现象都会跟人一样有情绪,有思维;也会以神奇魔力来看待不少事情。
一旦到了“具体运行”阶段,也就是从七岁左右开始,孩子既能够看到物体之间的相同之处,也可以看出它们的区别。他能了解容器形状的改变并不会导致量的改变,也开始理解数目的意义。假如你把10个石子摆成一排,另外再把8个石子稍微拉开一点也摆成相同长度的一排,他也能分辨得出哪一排石子数目更多。
八岁孩子:热衷考虑思维活跃的一年
虽然大家不可以苛求八岁的孩子每件事做到完美,然而这时他的表现已经非常不错了。在智商、体能和性格上,都有了不少好的改变,八岁的他呈现出阶段性和我们的风格。
在对时间的感知上,他们了解守时,会关注和时间有关的事件;对空间地方有浓厚兴趣,变得很喜欢地理;非常喜欢阅读,阅读的重点偏重于印证他已经了解的东西;算数能力则参差不齐。
思维和语言全方位进步,判断能力增强,可以运用简单的逻辑得出肯定的结论,做简单的演绎推理。另一个要紧的思维层面的改变是:八岁的孩子不再像过去一样相信万物有灵,目前他愈加认识到大自然的客观力量;在语言方面典型的八岁孩子十分健谈,虽然还办不到彻底的诚实,但他已经可以分得清幻想和现实。
八岁孩子可以同意死亡的定义;不再笃信圣诞节老人的存在;对好坏的定义更明确,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以爸爸妈妈的准许与否来判断好坏;他们虽然已经更想对我们的行为负责,但一般来讲,他的第一冲动仍然是去怪罪其他人。
最后,大家必须要说的是:
孩子的能力获得是一件极其自然的事情
不要奢望孩子照我们的设想进步
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
孩子成长进程的快慢都各有不同
不是所有些孩子在那个年龄段“都会”或者“应该”是那个。